今天读到的这部分,主要是在探讨“接纳现实”这个话题。听起来好像有点老生常谈,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。它不是那种让你无奈地、消极地接受一切,而是引导我们去区分什么是我们可以改变的,什么是我们暂时或者永远无法改变的,然后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前者上,学会与后者和平共处。
书里说,很多痛苦都源于我们对现实的抗拒。我们总是希望事情是另外一种样子,希望别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,希望生活没有挫折和遗憾。但是,现实往往并非如此,当我们越是执着于“应该怎样”,就越容易感到失望和痛苦。
它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,比如天气。如果我们出门遇到了下雨,一直抱怨“真倒霉,我讨厌下雨”,这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,反而只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糟糕。但是,如果我们能够接纳下雨这个事实,然后选择带一把伞,或者改变原有的计划,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这个状况。
这个道理放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好像都适用。比如,我们可能会对过去的一些经历感到后悔,一直沉浸在“如果当初……就好了”的想法里,但这并不能改变过去。我们能做的,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,从中吸取教训,然后更好地活在当下。
书里还强调了“如其所是”地看待人和事的重要性。我们常常会带着自己的期待和评判去看待别人,一旦对方的表现不如我们所愿,就会感到失望和不满。但是,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这些预设,试着去理解别人的行为和想法,或许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烦恼。
总而言之,今天读到的这部分让我明白,接纳现实并不是一种无奈的妥协,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。它能帮助我们把精力和情绪从无谓的抗拒中解放出来,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,也更容易感受到内心的平静。
本文分享的作者 [ 书海拾贝 ] 享有解释权,封面图片来源于 [ 互联网 ] ,本文仅供个人学习和欣赏使用。如有异议,请联系博主处理!